《中国足球长镜头》中国足球四十年还没活出人们理想中的模样

从容志行、古广明到范志毅、高峰,再到郑智,或者到以后的武磊,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经历和故事。

只怕人们会迟疑地问:听是听说过,但真没看过,这种上古大神,实力比范志毅高吗?

“志行风格”在中国体育界的地位之高,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中国体育史上唯一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一种精神——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的不久,在体育界并驾齐驱的便是“女排精神”和“志行风格”

女排精神,她们的基础是傲视排坛的五连冠。而中国足球呢?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打出了国家队史上最赏心悦目的配合,但却饮恨无缘西班牙。

那时女排精神、志行风格双峰并峙,但其后渐行渐远。你问今天的年轻人,郎平是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女排夺冠以后,郎平带领麾下两员大将朱婷和惠若琪去湖南卫视参加“天天向上”,“颜值”“虐心”这些新鲜词汇,郎平脱口而出,她更是饶有兴趣地和弟子们一起参加“时装秀”……

有冠军的底气,又有时尚的跟随,我想,年轻人在活生生的郎平身上,就能去体会那已经说了30多年的“女排精神”

而现在,“志行风格”只能作为一种老球迷口口相传的谈资——我现在仍然佩服容志行在70岁高龄的时候,不辞劳苦地为基层足球奔走;但我也可惜,中国足球曾经为数不多的“正资产”,就这样被默默浪费掉了。

或者这是中国足球的“自作孽,不可活”。中国女排不是没有低谷,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中国女排被苏联女排打出局,有一局的比分是15:0(当时还是换发球规则),北京的街头响起了鞭炮声,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但她们能从低谷中爬起,几代人不懈地努力,才有了2004年、2016年两面奥运会金牌。而中国足球,偶有2001年进入世界杯的荣光,更多时候则是一地鸡毛。

中国足球成就了“志行风格”,也拖累了“志行风格”。中国足球什么时候能诞生一个郎平,我们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是,中国足球连一个“志行风格”都保不住。

1982年在国家队冲击西班牙世界杯失败以后,容志行很快挂靴。为他举行的告别赛,也是中国足球第一次以个人名义举行的比赛。

挂靴以后,容志行入华南师范大学深造,毕业后一度担任广东省青年队教练,后又任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1991年任深圳市体委主任。这是容志行挂靴以后的经历。

在担任深圳市体委主任的时候,容志行最大的功绩是帮助深圳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中国足球的荒漠,成为职业化时代中国足球的重镇。

比他年长的徐根宝,职业足球风光过,潜心青训也风光过;比他更年长的高丰文,干脆一心一意做青训,最后黯然收场;和他同一届国家队的迟尚斌、林乐丰、沈祥福等人,日后都是曾在职业联赛名噪一时的教练。

我常常以为,一种突然的决绝,背后总会隐藏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试图解开这样的谜团,却无功而返。

容志行的这种“自我放逐”,突出地表现在,他开始不接受足球记者的采访。其实很多人并非一定要他像很多名宿一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现在的队员嘛,一代不如一代,哪像我们那时候……”

很多人只是一种回忆,有时候只想借助他的只言片语,一起缅怀他们激情澎湃的青春,但容志行“残忍”地拒绝当这样的“道具”。

作为容志行的老朋友、《足球》报的开山鼻祖严俊君曾经说:“我对志行最大的‘不满’,就是他后来从来不发表自己对中国足球的看法。他应该有很多真知灼见,而且凭他的影响力,应该可以改变一些事情,但他没有这么做。”

酷爱围棋的容志行有个弟弟叫容坚行,他是围棋国手,容坚行倒是解释过,为什么他哥哥这么多年一直婉谢足球记者的采访。原因一是容志行认为,足球是集体项目,个人只是其中一员,起到该起的作用罢了;二是中国足球水平还很低,像他这样从事了一辈子足球的人,未能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心中常怀内疚。

譬如恒大在天河体育中心完成连冠的时候,为他们颁奖的是时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容志行。

居庙堂之高,必须要做门面工作,但此时的容志行,已是处江湖之远。他更喜欢的是在幕后默默地做一些事情。

容志行挂名的头衔有很多,但担任会长的,这是唯一一个。得益于中国足球改革,民间机构同样可以举办赛事。于是在容志行的带领下,民促会开始在广东举办各项赛事。

这些年,容志行的行程接近8万公里,广东21个地级市,他去了17个。“我把广东所有的参赛地区都去一遍。”容志行说。

每次到“乡下”去的时候,容志行都会很开心,但他依然守着那条给自己设下的底线——不谈中国足球的体制,不谈已经进入80亿大时代的职业足球,不谈成绩已经一落千丈的国家队。他关心的是,自己在民间足球撒播下的种子,是否有一日可以春暖花开。

他目光横扫海面,明白此刻自己是多么孤独。可是,他已能看到黑色深海里的折光了,看到钓线往前伸展,看见平静的海面上波涛奇怪地起伏。此刻,貌似风刮得乌云集结了起来。他往前看去,只见一群野鸭越过水面,在天空的映衬下露出清晰的身影,然后模糊了,然后又清晰起来。他明白,在海上谁都不会感到孤单。迷惘彷徨的“浪子”一代

1994年,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时代开始,这是一条分割线,中国的足球偶像,自然而然地从容志行、古广明的时代进入范志毅、高峰、彭伟国等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