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大咖谈 赵明教授:新药新方案助力破解晚期肝癌治疗难题
2020年5月29日~31日,一年一度的全球肿瘤界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首次以线上虚拟会议的形式举办。医脉通诚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赵明教授为大家解读了肝癌领域重磅研究进展,详情如下:
赵明教授:肝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肝癌患者占全球患者的50%~55%,每年大概有40多万新发病例,远高于其他国家。由于肝癌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因此在中国很多患者一经确诊往往就是晚期。对于这些就诊的晚期肝癌患者,一般肿瘤负荷已经非常大,另外可能存在血管侵犯或者肝外转移,这种情况下,局部治疗的手段比较有限,所以目前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
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已经问世10多年,而且已经进入中国医保,所以很多患者会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并从中获益。仑伐替尼是唯一一个临床试验不劣于索拉非尼的靶向药物,2018年仑伐替尼上市以后,仑伐替尼和索拉非尼成为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选择。
在中国,受到客观经济水平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接受这两种药物的治疗。很多患者会在介入科或者外科,接受介入栓塞治疗(TACE)。最近两年随着动脉灌注的理念的深入,很多中心也逐渐开始肝动脉灌注化疗。很多文献报道,其疗效目前能达到靶向药物的水平,甚至超过靶向药物。所以在初诊以肝内病灶为主的患者中,很多患者都会选择继续使用TACE。当然系统治疗还包括其他药物治疗,例如以奥沙利铂为主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
国内肝癌二线治疗主要药物是瑞戈非尼。瑞戈非尼在RESORCE研究中展现出了明显的OS获益。NCCN指南推荐的二线治疗还包括雷莫芦单抗、卡博替尼,但是这些药物尚未在中国获批。免疫治疗作为肝癌二线治疗,已被NCCN指南、CSCO等指南推荐使用。
总体来说, 目前,晚期肝癌的治疗临床上还是强调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介入以及药物治疗等。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肝癌患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包括单药TKI、免疫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特别是各种TKI联合免疫治疗的缓解率的提高后,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联合治疗。
医脉通:今年ASCO肝癌领域两项中国研究纳入口头报告,请您解读一下这两项研究的意义?
赵明教授:近两年中国肝癌临床研究快速发展,呈逐渐赶上世界的步伐,期待把最好的药物用到临床上来。今年ASCO,中国有多项研究跻身口头报告之列。ZGDH3是一项开放性、随机、多中心Ⅱ/Ⅲ期研究(Abstract 4506),旨在评价中国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物——多纳非尼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多纳非尼组OS较索拉非尼组明显延长(12.1 vs 10.3个月),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安全性方面,两组的不良反应谱基本相似。多纳非尼可明显改善OS,取得了非常振奋人心的优效性结果,晚期肝癌一线治疗又将多了一个药物选择。
AHELP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Ⅲ期试验,旨在评估阿帕替尼在中国晚期肝癌患者二线治疗中的疗效(Abstract 4507),该研究在全国31家中心同步开展。研究纳入了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包括索拉非尼和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B级≤7分的HCC患者。在393名可评估患者中,阿帕替尼组中位OS达到了8.7个月,安慰剂组为6.8个月。死亡风险下降21.5%。两组PFS分别为4.5个月和1.9个月。阿帕替尼组客观缓解率(ORR)也更优(10.7%对1.5%),且安全可耐受。
这两项研究是中国在肝癌领域交出的“成绩单”,不仅对中国患者,而且对全世界来说都是非常令人振奋的结果。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国产创新药物开始走向世界,给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医脉通:对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在今年ASCO会议上有哪些新突破和新进展值得我们关注?
赵明教授:今年的ASCO年会上,肝癌领域的研究进展颇多,我们看到KEYNOTE-524研究(Abtract 4519)公布了扩大样本量后的更新数据。该研究评估了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数据显示,中位随访10.6个月后,中位OS已达22个月,中位 PFS 达到8.6个月,按照RECIST 1.1和mRECIST评估的ORR分别36% 和46%,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数据。既往晚期肝癌OS基本在一年左右,KEYNOTE-524研究的OS超过了既往最高的15个月的报道。
此外,我们在今年的ASCO上看到大量肝癌联合治疗的报道,包括靶向与免疫的联合,TKI联合,以及三药联合,如伊匹木单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TKI。很多研究的ORR都超过了20%,例如安罗替尼联合TKI治疗的ORR就达到了24%。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是介入联合系统治疗,例如经肝动脉放疗(TARE)联合免疫治疗,动脉灌注联合TKI等。
总体来说,今年的ASCO研究体现了从既往单药治疗向联合治疗逐渐演变的模式,未来我们也要继续探讨如何从研究走向临床。基于临床研究对入组患者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而在真实世界中,患者的条件可能更差,临床治疗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而我们也需要更多的真实世界数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以帮助患者提高生存、改善生存质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四十年来最激进加息周期”如同没有发生!美股已涨回来了,美元也跌回去了
胡兵称50万积分被东航清零,“累积很不容易, 都没电线年内不使用,将自动失效
长城汽车给理想汽车起外号,“微博营销之王”?李想:微博这么大一个“金矿” 可惜无法收购
vivo 新机曝光:型号“V2241HA”、天玑 9200+,疑似 X90S
Apple Vision Pro拆解:供应链中有7家中国大陆和11家中国台湾供应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