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260万大军围城这个姑娘却要单枪匹马救出希特勒
1945年4月中旬,苏军3个方面军260多万人压境。眼看要玩完,纳粹头目跑的跑,剩下的躲在地堡中苟延残喘,仍试图扭转局势。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就非常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虽然这部电影被网友玩得画面有点崩,但其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对纳粹分子歇斯底里的狂热,表现得还是相当不错的。
《帝国的毁灭》里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希特勒、戈培尔、希姆莱等为人熟知的面孔,马丁·鲍曼、施佩尔、凯特尔等人也被高度还原。在诸多大人物的身影中间,隐藏了一个非常强悍的“小人物”。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很可能对她也不甚了解,我们要说的这位“小人物”便是上图中这名穿黑衣服的女子——汉娜·莱契。
图中最左边的军官是二战时德国最后一任空军司令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此人可以说是相当悲剧,在德国空军重建初期,格莱姆居功至伟,他在二战各大战役中均有指挥,对纳粹德国空军影响甚大。1945年4月26日,格莱姆几乎以奇迹的方式冲破苏军防空火力网,在元首地堡面见了希特勒,不但被任命为空军司令以顶替有造反嫌疑的戈林,还晋升为元帅。战后被美军俘获,他害怕自己被转交给苏军而服毒药自尽。死前曾说:“我身为空军总军司令,却已无空军。”而把格莱姆送到柏林的正是汉娜。
电影中的汉娜看上去是个漂亮单纯的姑娘,现实中颜值也不差,如今能看到的历史照片中,汉娜大都笑得很灿烂。有不少朋友恐怕还不小心会把汉娜误认为是格莱姆的夫人,实际上,汉娜天真无邪的外表下却掩藏着对战争无比的狂热。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娜就已经成为非常有名的女飞行员了。在那时,飞行员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存在,女飞行员更是凤毛麟角,而汉娜于1937年正式为军队工作时,已经身负多项世界级女子飞行记录了。
1941年3月27日,赫尔曼·威廉·戈林亲自给汉娜颁发了钻石级空军飞行员证章,次日,元首又授予她名誉空军上尉军衔,颁发二级铁十字勋章。她为何能获得这些荣誉呢?原来在“海狮计划”中德军遭受挫折,英军释放的大量防空气球成为德军飞行员们的噩梦,为了解决这个麻烦,德军尝试驾驶飞机撞断防空气球阻拦锁。这简直就是拿命做实验,汉娜却极具勇气地完成了。她疯狂的行径远不止于此,1942年10月,德军研制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款火箭动力飞机——梅塞施密特Me163火箭动力截击机。在试飞中,该型飞机在90秒的时间内便爬升到9000米高空,性能可谓是卓越。顾此失彼的是,汉娜差点死于巨大的过载。
在随后的一次试飞中,由于起落架被卡住,汉娜不得不尝试机腹降落,这导致她面部受伤,当场昏迷。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昏迷之前,汉娜居然还硬撑着把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以草图的方式记录在了纸上,她的职业素养是毋庸置疑的。1944年2月28日,希特勒亲自为汉娜颁发一级铁十字勋章。
职业素养是一码事,对战争的狂热则是另一码事。当汉娜可以驾驶战机重返战场时,此时的战局对德国来说已经是非常不利了。最初,她希望能够创建由女飞行员组建的空战单位,该建议未得到采纳。随后,她又建议大力发展自杀性武器,建立像日军神风特攻队那样的部队。该计划过于极端,几乎立刻就被高层否决。然而汉娜依然积极参与由V1导弹改装而成的自杀导弹的试飞工作,并在10次试飞中全部成功,不少男性王牌飞行员都遭受失败,死伤惨重。
1945年4月底,苏军大军围城,已经彻底取得制空权。苏军胜利在望,而德国方面则是惨上加惨。先是戈林叛变,希姆莱又私自向盟军求和,这几乎要搞疯希特勒。为此,元首立刻召见格莱姆,汉娜驾驶一架“鹳”式侦察机,强行突破苏军火力旺,最终在勃兰登堡门附近成功迫降。汉娜此行有自己的目的,她希望说服元首放弃自杀,将他带出柏林。汉娜保证,只要希特勒点头,她就能让其毫发无损地离开柏林。在建议被拒绝后,汉娜又提出将戈培尔的孩子们带出柏林,同样遭到拒绝。
最终,汉娜奉命带着格莱姆,又一次突破了苏军密集的防空火力网,飞抵卡尔·邓尼茨元帅的海军司令部。1945年5月8日,汉娜向盟军投降,被判处15个月的监禁。1979年8月24日,汉娜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法兰克福,时年67岁。
不得不说的是,即便是对纳粹如此狂热,对元首个人又是绝对忠诚,但汉娜并没有加入纳粹党。她一生获得荣誉无数,仅无马达动力飞机世界纪录就有40多项,然而她最看重的仍是自己在二战时获得的荣誉。她总是佩戴纳粹德国的铁十字勋章昂首出入公众场合,即便是招来了不少异样的眼光,她也直言自己从不感到后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